一个普通人的一天,会接触到多少信息?
可能没有人精准的计算过。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人们眼前和耳边飞速掠过。有些能被多数人看到,进而引发讨论,而有些,却根本不会被人所留意。我们本次要讨论的广告也是这些信息中的一种。
相比我们每天接收到的庞大信息量,品牌广告信息简直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而品牌方或广告公司需要做的,则是必须要抓住这微量的机会,用尽一切办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给其留下品牌印象,实现销售转化。
想要凸显品牌特性、展现产的价值,出彩的广告创意、合理的投放逻辑缺一不可。纵然预算有限,但通过比较分析也总能使得投放更加的高效。
常见新媒体广告投放形式
盘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端程序化广告形式,无外乎以下几种:
优势:对用户的干扰小,展现形式丰富多样,可与创意及内容很好的组合成不同的玩法,也更符合现代人群的兴趣,容易促进其二次传播。
痛点:随着人群红利的逐渐消退,信息流广告将越来越考验运营者的创意内容输出能力。
投放建议:注重场景化营销,与内容深度结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推广。
优势:尺寸大,更利于抓人眼球;目光较为集中,点击率相对较高。
痛点:容易造成误点而造成广告预算浪费。
投放建议:图片尺寸***等于或大于手机屏幕的一半,注意与应用的协调性。
优势:对用户干扰小;在应用开启时的“黄金5秒”可有效增强品牌记忆度;一般而言开屏海报制作都比较精美,可增强用户认可度。
痛点:价格较为昂高,素材审核也相对严格。
投放建议: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不建议投放热门APP开屏广告;注意合适的素材尺寸,并提前送审。
优势:视频的展现形式更具冲击力与记忆力;媒体资源丰富,品牌曝光度高。
痛点:价放投格偏高;素材制作也较为麻烦;可能会因为影响用户体验而使用户反感。
投放建议:严格把控素材质量,尽可能的精美而有益。
高效广告投放指南
上面我们了解了市场上常见的广告投放模式,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好好聊一聊怎样投放广告才能更加的高效又省钱?
在媒体环境向信息流广告、社交媒体倾斜的当下,媒体和交易场景其实并没有有效的打通。这也使得品牌主们被迫走进了一个新的死胡同之中:品牌曝光和认知影响多发生在非购物的场景中,要传播就很难谈转化。
在此巨变下,如何利用好移动媒体平台的流量优势,帮助企业建立品牌或提升销量?成为广告主比较关心的话题。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维度出发,来简单的谈一谈。
1. 平台价值决定广告投放价值
选对媒体平台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在这方面,平台的用户、内容、影响力以及广告投放背后的技术支持服务等都是广告主需要综合考量的。优质、稀缺的内容资源可为广告主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广告投放服务,也可为品牌带来大批的优质用户。
媒体影响力、用户渗透率是大前提。用户覆盖率广、粘性强、渗透率高、公信力强的媒体,必然可以***化提升品牌广告的曝光量。
2. 精准匹配媒体平台
如今,每一个广告都力求能够精准的触达真正有需求的目标消费群体。对于多数广告主来说,刚性的需求很简单,那就是在众多的社媒平台中找到与企业目标客户匹配度***的那个。
精准目标受众是核心。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投放时,需要分析推广的产品所覆盖的目标用户群,然后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实际用户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广告投放,实现精准营销。
3.选择广告投放效果透明度高的平台
移动广告强调定向、精准。目前,只有部分平台开放了广告曝光监测和广告点击监测服务。在选择平台进行广告投放时,广告主应优先考虑广告投放效果透明度高的媒体。
广告效果透明度是关键。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效果如何,广告效果透明度说话,品牌广告主在广告投放时,需要优先考虑广告效果透明度高的媒体。
结 语
如今营销的大环境变了。广告进入了数字时代,很快又到了移动时代、信息流时代,消费者注意力的转移也给广告投放的关注点带来了变化。
品牌广告的***要点是传播。 目前,社媒平台上的社交数据与购物数据还没有打通。“谁是看了广告才去买的产品”自然也还无从得知。而品牌在做新媒体广告投放时要做的,就是通过将两个平台的数据打通,去建立一套科学的品牌广告效果评估体系,借而提高广告的投放效率。
关于广告投放的干货,就先介绍到这里。建议各位广告主在选择广告投放时,根据自身的营销目标来进行差异化选择。选择好了***自身推广要求的广告形式及投放平台,才能事倍功半,真正高效的达成营销效果。